网络上各种养老金不公的抱怨连续不断,这种抱怨是否合理?今天我们追根溯源,看看每个人的养老金高低原因是什么。
1、养老保险缴费与每个人工资直接挂钩
职工在工作期间,他的工资高低直接决定了社保(五险二金)缴费基数,
下表是上海市“五险二金”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比例:
上海市“五险二金”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比例
2022年上海社保基数为11396元,如果按最低60%缴费下限为6520元,按最高300%缴费上限为34188元。
如果2022年你的工资小于6520元(如5000元),需按6520元养老保险金下限缴费;如果你的工资大于34188元(如40000元),需按34188元养老保险金上限缴费;这就是养老保险金的“提低限高“缴费政策。
具体来说,如果你工资5000元,个人养老保险需缴费6520 X 8%=521.6元;如果你工资40000元,个人养老保险需缴费34188 X 8%=2735元。
假定有企业职工A、企业职工B、企业职工C、企业职工D的基本情况如下:
企业职工A:女,1970年12月出生,1993年1月工作,1993-2007年均按60%缴费15年,2021年12月50岁领养老金;
企业职工B:女,1970年12月出生,1993年1月工作,1993-2021年均按60%缴费29年,2021年12月50岁领养老金;
企业职工C:男,1960年12月出生,1983年1月工作,1983-2021年均按60%缴费39年,2021年12月60岁领养老金;
企业职工D:男,1960年12月出生,1983年1月工作,1983-2021年均按300%缴费39年,2021年12月60岁领养老金。
他们每年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如下表:
企业职工A、企业职工B、企业职工C、企业职工D养老保险缴费情况
企业职工A按60%缴费15年,共计12525元。按6%复利为38909元;
企业职工B按60%缴费29年,共计63527元。按6%复利为108908元;
企业职工C按60%缴费39年(1983-1992为视同缴费年限),共计63527元。按6%复利为108908元;
企业职工D按60%缴费39年(1983-1992为视同缴费年限),共计317635元。按6%复利为544538元。
2、基本养老金差距有多大
根据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可以得出企业职工A、企业职工B、企业职工C、企业职工D的养老金见下表:
企业职工A、企业职工B、企业职工C、企业职工D的养老金情况
企业职工A基本养老金为1567元/月,企业职工B基本养老金为3202元/月,企业职工C基本养老金为4749元/月,企业职工D基本养老金为14858元/月.
企业职工A与企业职工D
养老金相差14858/1567=9.48倍!
可以看出,工作时有较高的工资,按较高的社保基数缴纳养老保证金,退休后有较高的养老金。
3、养老金是如何共济的
企业职工A共缴费12525.12元,企业职工D共缴费317635.2元,两人缴费
相差了25.36倍
,而两人的基本养老金只
相差9.48倍
。显然社保机构通过共济机制,缩小了他们的差距,企业职工D为社保共济做出了贡献,而企业职工A得到了社保共济的帮助。
4、养老金就是养老保险的投资收益
与商业保险类似,基本养老金也是通过长期缴费,社保机构根据每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决定你养老金数目的。没有缴费的人就没有养老金,缴费少的人养老金就少,缴费多的人养老金就多。每个人根据自己工作时的缴费情况,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天经地义!
养老金多缴多得(网络图片)
各位网友,工作时有稳定的高收入,才有体面的退休生活。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