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成都、西安、青岛、合肥等地的朋友,可能会接到中、农、工、建四大行给你打电话告知一项重大的利民政策:“4大国有银行是个人养老储蓄存款的试点银行,而且年利率最高可达到4%以上”。这是真的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适用吗?
今天我就站在个人养老的角度给你分析一下,这等“好事”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
个人养老储蓄存款政策确实是真的,但是目前仅在几个区域试行,利率最高是4%。
2022年7月份,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这则通知明确提到,自22年11月20号开始,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上面提到的这5个城市开展个人养老储蓄的试点工作,而且试点期限暂定一年的时间。
这个时候,你就要仔细研究一下养老储蓄的政策了,如果你怕麻烦,我已经给你大致总结如下:
是否人人都可以享受到4%的所利率?
从储蓄养老政策中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4%的年利率是指最高的收益,而且是在整存整取的情况才有的。而
储蓄养老除了
整存整取
的方式外,还有
整存零取和零存整取
两种方式,这3种存取方式在各地的收益又各不相同。
其中整存整取年利率能达到4%的城市只有广州、成都、西安三个地区,青岛、合肥两个城市也只能达到3.5%。
如此一来,你就会发现,另外两种存取方式整存零取、零存整取的年利率就更低了。
零存整取各地年利率:广州、成都、西安三城市2.25%,青岛、合肥两城区只有2.05%。
整存零取各地年利率:广州、成都、西安2.25%,青岛、合肥2.05%。
从以上数据可以大概得出,青岛和合肥两地的朋友到银行购买储蓄养老产品的年利率是最不划算的,最低的仅仅只有2.05%。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利率是5年一个周期,意思就是你存的这个储蓄养老利率5年后会发生变化,5年后按照最新的利率重新进行计算,根据全球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知道
银行的利率大概率是
一路走低
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到银行存储蓄养老能拿到的利率收益可能是最高的了,以后也很难再拥有。
那是不是每个人都只存5年的储蓄养老就行了?把最开始的5年最高4%的利率拿到手。
不行。
储蓄养老政策明确规定了,购买不仅有年龄的限制,还有购买的年期限制。
首先,储蓄养老必须是年满35周岁以上的人才有资格购买。35岁以下的人,不好意思,你还暂时没有资格。
其次,储蓄养老分5年、10年、15年、20年四种购买年期,35周岁以上的人也不是都能各个年期的储蓄养老。
35-39岁,仅能购买20年期的储蓄养老产品;
40-44岁,只能购买15年、20年两个年期的储蓄养老产品;
45-49岁,可以购买10年、15年、20年三个年期的储蓄养老产品;
50岁以上,才能购买5年、10年、15年、20年这4个年期的储蓄养老产品;
所以,试点的4家国有银行在宣传时所说的最高4%的年利率,准确地说,只有广州、成都、西安三城市50周岁以上且按照整存整取这一种方式购买5年期产品的人才能享受,其他地方的人是没有资格或者暂时没有资格享受。
这么分析下来,你会发现,虽然从今年4月份开始国家颁布了个人养老相关的政策,也主要是为了缓解养老压力而制定的政策,具体实行下来在银行、保险公司、理财公司又不一样了。
但是,个人养老问题一定要提前关注,
未雨绸缪
。
除了银行的储蓄养老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提前规划,而保险养老也是其中一个。
上一周,银保监会发了一则《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中,重点提到市面上的增额终身寿险的问题。
我们暂且不论这些存在的问题,讲真,如果你有长期不用的闲钱,本来就打算用作以后养老的资金,我个人建议你可以去保险公司购买一点
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在12月5号之前,最高可以买到终身3.5%复利收益的产品。
这个利率是白纸黑字写进合同里面的,提前锁定未来几十年的收益,相比起你到银行去购买储蓄养老会更加灵活得多,而且购买的年期也比较宽松。
当然,如果你手上本来就没有多少钱,加上持续几年的疫情,收入也受到影响,即使想提前规划养老问题,也是心有余也力不足,我建议你把手上的闲钱到银行存个定期或者买个大额存单吧,毕竟要用钱时可以及时取出来,而且收益没有太大的影响。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和关注吧,多谢阅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