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和央行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 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由中、农、工、建四家国有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
什么是“特定养老储蓄”呢?它与一般的银行存款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根据银保监会的介绍,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领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别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
因此,与一般的储蓄存款相比,特定养老储蓄最大的特点就是支付和存入方式更灵活、投资期限更长。
支付和存入方式更灵活是指在我们最常见的银行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上,又多了”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两种存款类型,以满足储户的不同需求。
“整存整取”
是指开户时约定存期,一次性存入,到期时一次性支取本息的一种存款方式。整存整取存款本息可以在到期日自动转存,也可根据客户意愿到期办理约定转存。(和我们现在的定期类似)
“零存整取”
是指储户在进行存款时约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种储蓄方式。零存整取储蓄方式可集零成整,具有计划性、约束性、积累性的功能。该储种利率低于整存整取定期存款,高于活期储蓄,可使储户获得比活期稍高的存款利息收入(类似于“基金定投”)。
“整存零取”
定期储蓄则指在存款开户时约定存款期限、本金一次存入,固定期限周期分次支取本金的一种个人存款。 这种存款方式适合通过存款获取收益但同时又有稳定现金流需求的储户,可用于每月支付生活费等固定支取计划(类似于保险公司的“商业养老年金”)。
我们目前在银行中能买到的定期存款最长期限是5年(1996年以前有8年存期的,后来取消了),而特定养老储蓄则可以存5年、10年、15年和20年。
特定养老储蓄的利率会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来,中、农、工、建四大行的五年定期存款利率,目前平均为2.75%,并且大概率是投资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仅限整存整取,其它零存整取,或者整存零取,利率肯定会低不少)。
为什么银保监会和央行要在现在推出这个特定养老储蓄呢?原因也很简单,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深,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要进一步加快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
大家从最近的国家政策中,应该感受到了国家迫切希望老百姓自己给自己多存点养老钱的想法,只在今年就推出了“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每年1.2万上限)”,“养老理财”,“特定养老储蓄” 三种养老用途的金融工具。
国家最早推出的养老金融产品的时间:
l 商业养老保险(1995年)
l 养老目标基金(2018年)
l 个人养老金账户(2022年)
l 养老理财(2022年)
l 特定养老储蓄(2022年)
明显看到,这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养老金融产品在国家推动下,速度明显加快了。
四大类在官方名称当中包含有”养老”二字的金融产品,特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产品,养老目标基金和养老年金保险就已经全部配齐,分别由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运作和管理。
其中商业养老保险,和特定养老储蓄,因为是“保险”和“储蓄”,所以,是刚性兑付的。
什么叫
"刚性兑付"
?就是即便保险公司倒闭或者银行倒闭,国家都会接盘继续支付投资人的这笔本金和利息(参见最近的安邦保险倒闭、河南村镇银行取现困难的事件),此外,财政部发行的国债也是刚性兑付的,这也是市面上“唯三”的保本保收益的金融工具,所谓的“刚性兑付”。
特定养老储蓄是新产品,只在五个城市和四家银行试点,还需要银行改造IT系统,预计会在11月底和大家见面,到时候只有指定试点地区的居民屏身份证可以购买。
我个人认为,在银行存5年或10年,对于特定人群,或者特定用途的资金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存15年期或者20年期的特定养老储蓄,不会获得太多的关注,很可能是个鸡肋。国家想的初衷很好,但是人性都喜欢短期,做长期规划的毕竟是少数自律的人。
而且长期的储蓄利率,考虑到银行赚的是存贷款差,在利率下行模式下,银行并不喜欢让储户锁定固定的存款利率,国家做这个政策,很可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最后银行不会主动推荐10年期以上的特定储蓄,储户自己也不喜欢,毕竟银行是单利,而长期的储蓄来看,保险公司的复利不是更香么。
比如,上面谈到的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种模式,其实保险公司的”增额终身寿”产品都可以替代,增额终身寿本身缴费和支取模式就是”零存零取”,也可以当做整存整取或者零存整取使用。我个人认为超过10年以上的储蓄,精明的储户都不会存银行,至少在保险公司存个”增额终身寿”。
总之,所有的新事物就是这样,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所以才要先小范围试点,投石问路看看效果,这种类似于计划经济的产品推广模式,往往是国家的单向热情,老百姓是否接受,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选择。